非凡十年
澳头街道地处大亚湾中心区,距离深圳市区50公里,与香港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街道下辖13个村委会和9个社区居委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澳头街道坚守初心,立足民生之本,夯实振兴之基,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实现党建强、生态美、百姓和,成为市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
01党建引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澳头街道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进一步树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着力打通基层组织“脉络”,让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铺就新社区幸福底色
2019年,包括金湾社区在内的5个新社区正式成立。在新社区成立之前,天麓花园小区的居民办理暂住证和老年公交卡,需辗转好几个地方才能办理。“金湾社区成立以后,办事就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李翠珍高兴地说。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的桥梁,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随着大亚湾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澳头街道新建小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居住人数剧增,社会基层治理服务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大。
万事开头难,如何快速开展工作?党建引领指明了方向道路。从组建工作筹备组再到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近年来,5个新社区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并不断探索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5个新社区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建品牌,其中,“中兴社区推行邻里党建 构筑民情360度为民服务体系”党建项目,重点围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三大清单;红树林社区创新打造“10分钟红色活动圈”,依托党群服务站及微公园为居民提供文体活动阵地,推行全覆盖、零距离、更精准的服务项目。
“十年来,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改变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更是管理理念的转变。”澳头街道党工委书记何育忠表示,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变得更贴近实际、更富有效率、更有人情味,居民更有主人翁意识。
基层党建阵地遍地开花
“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办理社保业务,一个窗口全搞定。”市民赵女士为澳头街道推进的“一窗通办”模式点赞。去年7月,为加快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澳头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变部门业务窗口为综合服务窗口,服务模式从“一站集中”全面升级为“一窗通办”。目前,党群服务中心可受理服务事项61项,涉及社保、生态、就业、民政、卫计、城管6大块业务。
自2021年7月铺开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新模式后,中心运营至今共接待办事群众约1.8万人次,受理总业务量2.5万余宗。2021年,澳头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获评“惠州市十佳镇街党群服务中心”。
除了一个街道开设党群服务中心,近年来,澳头街道还着力构建“1+22+N”党群服务网,让基层党组织服务阵地遍地开花。澳头街道高标准打造和升级了2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10个小区党群服务站。
今年7月22日,在澳头街道金湾社区天麓花园党群服务站,不时传出悠扬唯美的古筝声,这里正在举办暑假青少年古筝公益培训结业表演。除了古筝培训,服务站还开展书画培训、乒乓球等多项文娱活动。
孩子们在金湾社区天麓花园党群服务站参加古筝培训
这是澳头街道探索“一中心多站点”社区服务新模式的一个缩影。澳头街道将金湾社区天麓花园小区作为试点,把党组织建在小区,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商圈,筑牢为民服务新阵地。截至目前,澳头街道各小区党群服务站点共开展服务活动150余场次,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到“家门口”。
02乡村振兴让古老村庄展新颜
夏日时分,记者行走在大亚湾澳头的村落乡间,饱览美丽的田园景致,倾听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讲述,感受到十年来澳头乡村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更是为村民守住记忆,留下乡愁。
人居环境变靓,村民乐起来
傍晚,衙前村村民胡建强和老伴在村里的生态塘边散步乘凉,水面波光粼粼,曲折的回廊通向水塘中心的两座亭子。近年来,居住在生态塘附近的村民打开家门,一幅山水画卷便映入眼帘。
2016年以前,这里是一大片荒草丛生的水塘,周边的村道坑坑洼洼。如今,衙前村全村已实现道路硬底化,水塘周边的环境焕然一新,成为村里的地标景点之一。“我在村子里住了大半辈子,环境好了,住得更舒心了。”胡建强笑着说。
从2018年开始,澳头街道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行动,目前已实现通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全覆盖,20户以上聚居区村道硬底化全覆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达到AAAA以上水平。在澳头街道,有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候车亭覆盖率达100%,有效改善了农村公共交通环境。同时,街道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路灯目标。全街道自然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通达总里程55.3公里。
澳头街道各村共建成“四小园”约430个
菜园筑起木篱笆,村里空地种满杜鹃花……澳头大涌村的村民也感受到近年来村子的巨大变化。一排排木篱笆将村民的各种菜园果园围住,不仅干净整齐,还营造出了浓浓的田园气息。这是澳头街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特色项目之一——建设“四小园”。澳头街道鼓励村民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建设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和小公园。截至目前,澳头街道各村共建成“四小园”约430个,“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意场景在各个村庄随处可见。
澳头街道不断加大重点领域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村内13个卫生站已移交澳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足额配备和监督管理农村保洁员,农村保洁覆盖面达100%,实现农村清扫保洁常态化,垃圾日产日清;街道57个村组全部完成污水收集及治理工作,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
乡村产业振兴,人气旺起来
“这里的场馆很专业,来这里打球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家住附近的篮球爱好者张翔硕从五年前便开始来大涌打篮球。大涌村是全区唯一一个拥有室内木地板场地,同时具备青少年篮球培训资质的专业篮球训练基地的行政村。一到周末和假期,这里便聚集了从大亚湾各地慕名前来打球的篮球爱好者。
近年来,澳头街道支持农村自主创业,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大力推进村企合作市场化模式建设。2018年,大涌村引进澳雷篮球俱乐部,把闲置的工业厂房改造成篮球培训基地,走上体育兴村之路。大涌村党支部副书记胡万年说:“大涌村委一直在思考如何走出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认为健康体育产业大有可为。”
大涌村篮球馆。
“这里有百年古井、渔家古村、民国碉楼供你访古拾趣;这里有沿海绿道、滨海美食、骑行登山让你流连忘返。碧海蓝天,山水人文,生态宜居,我为大亚湾澳头街道打call!”去年4月,澳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峰在乡村振兴惠州大擂台总决赛上为澳头乡村旅游资源“代言”。
澳头街道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正是街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底气,街道以桥东社区、衙前村、大涌村、小桂村、东升村5个村(社区)为基础,以点串线、以线连片,打造滨海风情乡村振兴示范带,整合渔港码头、滨海绿道、田园采摘、出海捕鱼等资源,实现诗意田园和现代生活有机统一。
“小桂村经过整治,环境更好了,食客用餐时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风景,体验感比以前好多了。”在小桂收费站旁经营一家海鲜餐馆和民宿的杜先生说,小桂村结合乡村振兴,改造村内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大变样,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众多游客到此观光游览,他对自己未来的生意信心十足。
03社会治理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居民的“身边小事”就是社会治理的“头等大事”。澳头街道通过“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资源,构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综治中心管理网格化
在澳头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三楼,工作人员利用综治中心网格化工作平台,正有条不紊地做好街道综治信息系统各项工作。澳头街道将辖区划分成27个基本网格,并把重要路口、路段的109个监控摄像头接入综治中心,形成以综治中心为枢纽、以基本网格为单元、以综治巡查为主导、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工作体系,基本实现“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
网格员围绕打击违法犯罪、解决矛盾纠纷和消除安全隐患三个主要任务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上报问题;管理员通过电脑登录做好信息采集、进行初步取证核实、初级处置;街道综治中心通过汇总、研究、派单、上报等,对接相关部门进行专业的行政执法和整治处罚,确保网格事件“任务发起-派遣-处置-反馈-跟踪-终结”的闭合环节顺畅解决。
疫情防控期间,综治中心建立“即收即转即办即回”的工作流程,实现第一时间排查、第一时间处置,同时依托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加强对疫情期间公众投诉新问题、新趋势的研判分析,对问题反映集中区域进行预警,加强重点管理。
澳头街道以衙前村为试点,全村覆盖、升级加装高清智能摄像头监控系统,接入街道综治中心平台,打造集卡口、人脸识别、信息收集、广播一体化的智慧平安村居,有效聚合人防、物防、技防、群防,全面提升防控效能。
打造基层“微”治理新格局
澳头街道在细微处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用足绣花功夫在细微处用力、在细微处见效。在“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思路引领下,澳头街道选取南边灶村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示范点,探索打造“1+4+N”和美网格化服务模式,“1”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下;“4”即巧用“四级联户法”,精准划分网格,落细落实治理事项清单;“N”即孵化和培育N支网格服务队伍。
“地下停车场有一根灯管不亮了。”“小区有人遛狗没有牵狗绳。”在南边灶小区的楼栋群里,居民反映的问题五花八门,楼栋长照单全收。楼栋是“四级联户”最基本单位,楼栋长落实信息员、宣传员、管理员、组织员、调解员五员职能,激活了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下一步,澳头街道将对南边灶村的网格化试点经验进一步总结推广,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目标,形成“村居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基层“微”治理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