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一):故乡见闻…(随着地势变化开始改变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0 08: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故乡见闻…(随着地势变化开始改变思路)

自从地势抬高水位退却,潮汐时海水再也没有过去涌上来多,但“浪钉壩”下游还是有些海水涌到。盐田做不了就把一部分“浪钉壩”用简陋方法用土围筑起来养虾,我们称这种地方叫“虾塭”。“虾塭”就是利用“浪钉壩”在涨潮时能有水,在“浪钉壩”选塊地方就地取土堆高筑成一道土堤,土堤把四周围绕成一个大范围堵水。这塊地方就是虾塭了。在土堤河道方向设一个上下开关闸口,每日潮汐两次涨潮把闸门打开。涨潮时鱼虾蟹及各类生物会隨流进入壩内,停流时把闸門放下关闭,所有进到壩内的生物都跑不掉。每日反反复复开闸关闸鱼虾蟹及各类生物只有进没有出,等这些生物就在里面自然生长。

“虾塭”还可以在每天早晨第一次退潮时用个袋网放在闸口开闸放水,鱼虾蟹及各类生物会顺流进到袋里。平时早上退潮,水退得很少没多久又涨潮,这种开闸放水收入不多,每天只有几斤收获。因为壩内范围很广,平日小退潮壩内还有水,里面也有很多沟沟渠渠,鱼虾蟹及各类生物绝大部分还会停由在壩内。养得差不多了来一次大清塭,大清塭要选择大退潮,大退潮壩内所有水会全部退干,只有那些沟沟渠渠有点水,这时用茶枯把鱼虾蟹及各类生物从沟沟渠渠上游往下赶,这样一来所有生物在壩址都所剩无几了,几乎全进到袋网里,大清塭几百斤甚至几千斤都有,那些随流进入养了很久的“对虾”,我们叫“班节虾”手臂大一个都有。大清塭后再从头来过这就是“虾塭”。

丘陵地带山岭多导致“妈廟河”弯弯曲曲,每一转弯处都形成一个“深潭”。这条小河两边都是山坡,村民平时作业和投墟图方便,几百年下来走出两条只够一人通行小路,这条小路对妈廟人影响巨大,节日投墟要靠它、探亲访友也靠它、耕田种地更靠它。小路有如血管通向心脏“妈廟”。小路遇到狂风暴雨时就被滚滚急流“黄泥水”淹没,河水暴涨时无法通过小路就不能“出勤”耕田种地了。

小时候经常在“妈廟河”河口钓鱼、捉蟹,“浪钉壩”也有很多小红蟹“螃蜞”,农村人穷没菜食,这些“螃蜞”正好大派用场,附近村民都来钓“螃蜞”腌好做菜用。过去妈廟人在两条小河岸边通向村后小山岗路上各筑有一座城门,我小时候城门还有,现在已不存在了。“妈廟村”过去经常遭到成群结队土匪进村洗劫。村民为了护卫家园,在公路一头备有刀叉大棍,两个城门里也各自备有器械对付进村土匪,遇有土匪进村全村人非常团结,青壮男人也早有准备,大多都能奋力抵抗把土匪打跑,那些土匪是外村来的,土匪想进村妈廟人几乎都能自保,那时村中男人大多都会功夫,村中也请有功夫教头。

妈廟整个村只有两个小水塘,其中一个水塘几乎姓苏独占,这个水塘在两小山之间,也是苏姓“水上人”最先到的地方。整个村子的两个小水塘之水是世代村民的生命水,六姓几千人就靠这些水饮用,而且还是人畜共用,水塘环境卫生很差,山上、山坡、周围全是斜地菜园,农作物也全是靠此塘水生存。遇见旱季两个小塘都会干涸无水,村民要走一个多小时到“妈廟河”上游挑水饮用。旱季上游也没多少水,村民就在妈廟河上游咸水涌不到的地方耙沙筑堤堵水。妈廟这种地形不适合打水井,有水井水也带有咸味不能饮用。

耙沙筑堤所用的工具是把耙田用的耙,用一条条竹片把耙的空隔封实,再用牛拖拉着耙把河里上下两方面的沙往上堆,筑成一条高高的沙堤壩。沙堤壩几乎年年都要筑,沙堤壩全是沙子筑成非常不牢固,遇到暴雨就会缺堤。耙沙堤堵水主要用作附近农田旱季灌溉之用,妈廟人山塘无水用时就是走到这里挑水饮用。由村里走到这里挑水一担水来回就要费时两个多小时,“妈廟河”河段下游不能筑堤,潮涨时海水会沿着小河往上涌,下游遇到涨潮河水是咸的不能饮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11-11 17:23 , Processed in 0.08054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