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大亚湾贫困渔村变百万村 发展渔家乐年赚20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5 09: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亚湾区人均GDP达20多万元,超过香港。然而在这里还生存着近6000名经济较为贫困的沿海渔民。他们大部分人靠打渔为生,年人均纯收入7100元,仅为惠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近年来,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逐渐匮乏,越来越多靠打渔为生的渔民谋求转产转业。然而由于没有土地,文化水平低,不习惯岸上的工作环境,他们大部分面临着转产转业难的问题。为此,大亚湾区去年底出台了《大亚湾区扶持渔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暂行办法》,通过扶持发展现代渔业和渔村集体经济带动渔村渔民转型发展。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走进大亚湾多个渔村,了解渔村渔民转产转业发展的情况。


    困境▶▶渔民人均收入约为农民一半

    随便撒一张网就是价值数百上千元的渔获,每天吃的是营养价格高的海鲜,住的是一线海景小洋房……早些年,渔民的生活和收入令人羡慕。然而,随着近年来近海渔业资源的日渐匮乏,出海捕鱼的渔获量逐渐减少,不少渔民只能靠此勉强维持生计。

    “现在在近海很难捕到什么鱼,有时候出海一天捕回来的鱼不到几十斤,连渔船的油费都不够。”渔民老徐说,现在要捕鱼必须出到较远的海域,然而这对渔船和渔具的要求较高,因为条件受限他只能在近海捕鱼,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据了解,大亚湾区内共有东升、金门塘、霞新等7个纯渔村,渔业总人口5796人,渔民劳动力2895人。大部分渔民仍以传统的海上捕捞作业为主,因为渔业资源的减少,收入明显下降。据统计,大亚湾区7个渔村人均纯收入7100元,仅约为2013年惠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4091元的一半。

    “大亚湾的渔民中,以捕捞为生的占80%,随着近些年来渔业资源的逐渐匮乏,渔民捕捞已经出现‘僧多粥少’的问题。”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大亚湾分局负责人说,引导渔民转产转业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关键。不过,因为渔民没有土地,文化素质低,不习惯岸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大部分只能选择就地转产转业。

    转型▶▶发展渔家乐年赚20万元

    东升渔村位于孤岛上,因为出入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只能“靠海吃海”。

    5年前,阿苏也是靠出海捕鱼为生,然而尽管每天都在海上风吹日晒却也赚不到什么钱。后来,阿苏发现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渔村体验渔家乐,到海上捕鱼。发现商机后,他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在海边盖起了两栋崭新的“海景房”,开起了“好记渔家乐”旅馆,除了为游客提供住宿、海鲜餐饮服务,还有夜海捕鱼、海岛垂钓、海岛度假等休闲渔业项目。

    “每年5月到10月是出海游玩的旺季,尤其是五一、暑假、中秋和国庆等节假日,来这里玩的人特别多,高峰期每月接待300—400名游客。”阿苏告诉记者,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3天便接待了200多个客人,营业额近5万元,其中毛利润近2万元,相当于过去打渔大半年的收入。

    因为生意好,住宿一般都需要提前一周以上订房。“虽然国庆节还有2个多星期才到,不过20个房间已经基本被订满了。”阿苏说,通过发展休闲渔业一年可赚20多万元。

    东升村和三门村是大亚湾7个渔村中休闲渔业发展较快的2个渔村。“除了阿苏,村里大概有两成的渔民和渔船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开展休闲渔业,这成为不少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东升村支部书记徐伟斌说,东升村四面环海,生态环境好,富有渔家风情,是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好地方。

    徐伟斌看到了东升村休闲渔业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发现了短板。“村里的休闲旅游业缺乏专业的规划和开发,不够‘高大上’,但是村里财力和资源有限,难以改变。”徐伟斌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扶持和引导,比如扶持建设一个海滩广场、打造一个人文景点,或者引进一个上档次的龙头酒店,让岛上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

    发展▶▶入股养蚝项目年收入159万元

    除了渔民收入偏低,大部分渔村集体经济也收入较低,村委会办公经费依靠当地政府支持。2年前霞涌街道的霞新村就是这样的贫困村。

    “渔村没有土地,所以一直没有集体经济项目,没有集体收入,村委会依靠政府每年支持的5万元办公经费维持运转,是典型的贫困村。”霞涌街道霞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亮说。

    穷则思变,霞新村一直希望通过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带动渔民共同发展。2012年,在当地政府和海洋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下,他们获批了一片面积1000亩的养殖海域,并引进了一家福建的水产养殖企业,通过村企合作的方式开展养蚝项目。

    就在这一年,因为这个项目,这座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村里没有资金,但是村民都积极性很强。我们采用村民合股的形式,每名村民投资2000元,共筹得170多万元的发展资金,然后入股养蚝项目50%的股份。”李文亮说,因为合作的企业养殖技术成熟、销售市场开阔,养蚝项目开展得很顺利,投资不到半年村里便分到了70多万元的利润。

    2013年,养耗项目再创佳绩。今年初,村委会从项目分红中获得159万元的利润,成为“百万村”,参股的村民每人因此获得1500元的分红。

    尝到甜头之后的霞新村,对于发展的渴望更加迫切。李文亮说,接下来还将通过发展休闲渔业,带领村民发展。

    扶持▶▶每村拨百万元帮助“造血”

    针对渔村渔民收入低,转产转业难的问题,近年来大亚湾区管委会不断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发放渔民生活补贴、休渔补贴,增加渔民收入;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促进渔民转产转业。

    2013年,大亚湾出台了《大亚湾区扶持渔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暂行办法》,设立扶持渔村集体经济专项发展资金,每年从区财政中安排1000万元,专门用于渔村渔民生活补贴发放、渔民技能培训和扶持渔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项目;其中一次性安排财政资金700万元,用于扶持全区7个传统渔村建造休闲渔船或交通运输船,作为渔村集体经济经营项目;明确渔人码头二期食街商铺的经济收益统筹用于各渔村集体经济发展。

    “澳头街道的5个渔村500万元扶持资金将用于建造交通运输船,用于经营海上客运;霞涌街道2个渔村则将用于建造休闲渔船,用于发展休闲渔业。项目投产之后将成为渔村的‘造血’项目,每年可为渔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区管委会已同意了两个街道的申请,并要求尽快制定造船具体方案。

    “霞新村离小径湾和黄金海岸很近,每年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玩。我们希望通过政府支持建造的休闲渔船示范带动更多的渔民发展休闲渔业。”李文亮说。
  
    《暂行办法》还鼓励渔民通过发展工厂化养殖、水深网箱养殖、深海捕捞、海上垂钓等现代渔业,实现转产转业。其中对于能组织指导和带动渔民发展转产转业的渔业协会,将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对发展深水网箱养殖项目的渔村渔民股份经济联合社,经批准可给予每组网箱40万元的补助。

    “以前对渔民渔村的帮扶,主要是通过发放补贴,是‘输血’式的帮扶。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项目扶持和政策激励,更有利于渔民渔村提高‘造血’能力。”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负责人说。(南方日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达意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9-22 07:00 , Processed in 0.10108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